CO6-2


分成四大展場的CO6台灣前衛文件展
大體上不同的展場各自有不同的主題呈現
國美館則由於場地允許容納了更多主題面向
由於展覽實在太多了
一時要說也很難全部說完20號倉庫雖然展場最小
但卻始終是我最喜愛去的地方
(一部分也是因為每天都要經過那)
吳汰紝的"我所經過的誰的等待"
多了參與的因素
自身成了電影主角
讓人忘不了走進去投影幕的那一刻
來來回回
對望的是嬌憐的歐洲仕女
我卻總認為自己身在上海的珠簾中

國美館
我只能說千萬不能挑假日去
(我也真是逼不得已)
漆至剛率領東海學生團隊所展出的"動.物"
很可惜操作時間不是全天開放
無法讓所有觀眾體悟到
人是如何運用自身
改變一連串的空間及自身在其中的體驗
蔡坤霖的"Remix 1.0"
也是因讓觀眾參與了展覽的一部份
甚至讓參觀者因為自己身體的移動
主決了展覽所呈現出來的效果
這樣互動性的展覽
少了人
這件作品就沒有了生氣
因為這樣的感受
不是光靠說明版就能得到的

吳燦政的"夜鶯"
則是在"迴光.告解/室"展區中
最讓我有流淚衝動的
不只聲音為展覽的主角
數大廣泛的裝置氣度
更讓人在視覺上烙入不少印象
配上如詩般的飄渺主題
是我覺得最浪漫的一件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angecan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