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逐漸尋找取代石油燃料的新能源,而目前正在著手的,正是「氫能源」。

之前漏看了觀點360播放這系列的下集,今天終於補完,但事實上自身對於全球目前發生的很多事,都無法說出很精闢的想法,或是讓人看了會有激動情緒的見解,無論是政治、經濟,甚或是景觀、建築等設計方面的所學,因為唸的東西真的不足以讓我有無限思湧發表出長篇闊論,這都只是我膚淺的一面,有些讓大家摸不著頭緒的意識性詞彙,也能看出我對於這方面的匱乏,因此對於我的膚淺大家也就不必抱著太嚴肅的心情,去看待我對於這世界的看法。好像離題了。冰島建造了第一座氫工廠,未來的新能源發展已從這個地方開始起步,但事實上已有許多產業,如汽車、電腦,甚或是電力工業,早已開始從事相關的技術研究。由於氫的最大來源是水,是最乾淨的材料,水運用電電解成氧及氫,氫與氧又可回歸成水及電,途中沒有任何污染產生,這是現今我們所使用的媒、石油及天然氣辦不到的,目前主要是以太陽能或是風力當作主要去分解水的主要來源,因此也不會產生任何汙染。

大家能想像以後的生活隨時都有發電器嗎?那有可能就是你的車子、房子,你去露營時可以將插頭插在車子上,運用電磁爐烹煮食物,平日甚至可以將家中所產的電力分送至整個社區,因為轉化能源的過程中會產生電,未來的社會開始一場巨大的革命。第三世界國家將不必再依賴石油,因為他們擁有最足夠的太陽能去製作能源,永續氫能源的燃料電池將打破目前只有少數國家擁有能源大權的狹益狀態,全球都將可自給自足,每個國家經濟也因此會開始全球化,並不是以前我們自己說的那種只有站在全球前端的全球化,而是全地球每個國家開始進行貿易以及交流。

但事實上現在這個發展計畫仍在起步中,一切都在評估,但就像是電腦剛起步的時代一樣,未來的趨勢絕對是氫能源。這個計畫需要長遠的時間及金錢,但無論是對於環境或是人們自身的生活,絕對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或許齊柏林飛船讓人們對氫氣產生害怕,害怕氫氣對我們發生的意外(但事實上最後證明齊柏林飛船事件,氫氣並不是當時的元兇,而是塗在飛船外的可燃性燃料)而氫氣並不會比現有的任何能源危險,畢竟是當作燃料,發生意外及傷害也是有一定的風險,但現今的汽油或是其他燃料也會造成傷害,氫氣所造成的傷害絕對比這些來的低。

美國的風力發電或是太陽能發電,讓他們對於能源不致匱乏,這是永續能源的優點之一,在當時發展這些新能源時,就跟現在的氫能源一樣,發展一個新能源對於業者絕對不是立刻賺入白花花鈔票的方法,但永續能源卻能為一個國家帶來經濟優勢,國家不必再購買石油,一切的商業將會有極大的轉變,人的習慣也會有大幅改變,反觀台灣一直停留在要使用燃料才能有能源使用的想法,政府也的確需要有長遠的眼光去看待這件事,並讓人民改變對於生活的觀念及習慣。

但若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不發展到全球下面的其他國家,那麼全球的發展又將如何改變呢?新能源對於目前站在這種技術前端的企業將是最龐大的收入,但對於石油產業無疑是最大衝擊,那麼是否又會有企業掌握所有技術變成新的能源大亨?或是居民能因這種新能源可自己產生電力,而致使製造者與消費者的腳色產生突破性的轉換?全球的氫網路又該如何建立?政治的插手涉入,商業的利慾干擾,又會讓新能源的發展遇到多大變數。

我們經過了一百年才發展出目前的化石經濟社會,那以氫能源為未來主要趨勢的世界,又該經過多久的時間?無疑的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展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angecan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